|
报告原文: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 d1 T7 I' ]+ I, I& y% L7 B+ X$ ~6 v3 G
经观说:2023年9月底和2024年4月底,主要的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两轮下行,加剧了购房者的观望情绪,进一步影响市场成交。
% j- y9 {+ L& `' b1 U$ I' H: g
/ S, v0 H4 ^' V/ _+ i+ A从中央到地方,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全面放松限购等一系列救市政策陆续落地。到2024年四季度,政策效应开始显现,一二线城市成交量逐步回升,房价 “止跌回稳”。1 N+ L4 T, `- n3 E: x2 u
* L' d4 n8 z1 {, P2025年开年以来,全国主要城市的一二手房市场压力日渐凸显,部分城市的成交量甚至不及2024年同期,多数业内人担心,成交低迷状况持续下去,房地产市场可能再次陷入下行通道。
9 V& Q0 E4 g; H: I* h
Y6 s J+ f" a, I( ^1 f! C; E. }1 {8 P所以,多数房地产从业人员希望救市政策有一定的持续性,比如,一线城市进一步放松限购,甚至全面放开限购;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通过改善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待遇,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进一步释放房地产市场需求等。
0 F- M* ^/ y2 Y# G4 ~7 p: @9 T3 v
% I! K! F, f7 R& I关键词:好房子
9 _' H" B: |) G; I- e0 V% [5 V4 |& Y' Z- E, L
报告原文: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 X/ j7 R9 [! A8 j$ d3 o% T
% v2 F% Y6 J8 o! P/ u/ a- r
经观说: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有多个城市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2025年的地方两会上,有15个省份宣布将在年内推动“好房子”建设。
. W6 Z6 W% e" z6 j5 _
% F3 u( ?, U) y4 Z$ h“好房子”因丰富的配套、宽敞的空间、较高的得房率,不仅能极大地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也能让购房者买到更具性价比的房子。所以,“好房子”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和业界的普遍期待。; j- n! T: m [" D
9 a. x$ b. [0 ^- K$ g
相关方在推动“好房子”落地的同时,也应把握推动的节奏,一旦“好房子”大量入市,会对存量新房项目和二手房市场带来影响,政策应该给予它们更多适应时间和更大的消化空间。. U" d( w W6 J3 u4 |$ B
, ]! k) b4 @; t$ F关键词: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t! @0 K o0 p! v: X2 L
( D. G! K5 Q* p/ G报告原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8 Z+ c# A$ b& X. M# i
$ M1 i! R. j {; N* A: o经观说: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本质上是构建房地产市场“双循环”机制:通过政府主导的存量资产收储,形成“去库存-稳投资-防风险”的政策闭环,既化解房企债务风险,又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开辟新路径,同时重构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 ]* F9 {) c* Y h' _4 V
# v1 \1 Q, v3 e( e& X
目前,收储存量资产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现实的困难,比如收储的存量房要求完成竣工备案,且没有任何抵押和质押,专项债收储存量闲置土地也对抵押有类似的要求,这一定程度限制了政策效果的发挥。, o. w& ?) _( ]- Y" v% }
/ A9 l# T' i9 T1 C房企出售存量房和存量土地主要因为资金紧张,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很多项目因为无力解除抵押而无法获得政策支持。所以,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房企现实困难,比如提供过桥担保等协助房企完成售前解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