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睡早起的好处大家都懂。但对很多人来说,白天属于工作,晚上属于家庭,只有夜深人静时,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睡太早总感觉亏了……/ ^4 f% Z9 E. U) E- x9 L
如果能睡够七八个小时,晚睡晚起是否可行?
5 f2 O( a3 Z5 A+ ~4 Y1 X3 j7 s4 ~& z: g- v; g' N
# R8 h% Y3 H; T. P, ?即使睡够,晚睡晚起仍不推荐
5 I. w. \ x- L% F# P+ B, p7 G. r p/ f
在同样睡8个小时的情况下,10点睡6点起,1点睡9点起,有什么区别?9 R. u. {) v: b8 z/ N
理论上说,如果每天入睡和醒来的时间比较固定,且室内足够黑暗,两者没有太大区别。* j4 Y5 S+ n7 ]& ]
实际上却是,晚睡的人睡眠节律通常是紊乱的。即使睡够8小时,晚睡晚起还是不推荐,有以下研究给出了相关证据:' }. x( ~, A# h
7 x' k2 W2 B* D2 \3 l4 q
No.1晚睡晚起,拉升糖尿病风险
) x+ R8 i! @7 |: R' R8 }8 u6 M& L# Z0 M" Q: D
最近,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相比正常作息的人,晚睡晚起的“夜猫子”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出46%。: [, d" w z1 g% w
多位专家分析称,改变昼夜节律可能会影响皮质醇、饥饿素、瘦素等关乎胰岛素敏感性的激素系统,再加上晚睡易导致夜间进食,进而拉升糖尿病风险。) |( y& R& L# C: v) Z5 h
" W! s" I7 U+ s研究人员发现,晚睡晚起会导致不良饮食、久坐等行为增加。对不良行为调整后,晚睡晚起与糖尿病的相关性下降至19%,但仍呈正相关。4 W/ G( s/ }' j9 v, f& I' c
: T E7 r! q0 k' BNo.2可能导致「昼夜节律错位」) ?3 J9 h o! l! p+ T% h) O0 s: J
! a- I- \4 h+ a# T0 K, u
2022年一项纳入39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跟早睡早起的“早鸟型睡眠”相比,晚睡晚起的“夜猫子型睡眠”与癌症风险增加18%、糖尿病风险增加30%、抑郁风险增加86%相关。
6 a( w. X' L* c3 J0 s! g并且,晚睡晚起者的多个心血管代谢指标也较差,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早睡早起者。3 b. b& c# e5 V6 ~
; W; g( L1 F+ r K' G3 N: U- f% [ T: NNo.3早睡早起,不易抑郁
: |$ r H/ e" X5 f( `5 z+ s1 A! i+ a2 h* w' U4 P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中点(入睡时间与醒来时间的中点)每提前1小时,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就会降低23%。 [, J- ~' a( G& q
研究人员分析,原因可能是参与情绪调节的神经递质系统(如多巴胺、血清素)的节律活动受到了影响。( X8 L( i6 g2 z2 \7 B) {
% C; g4 j/ A% d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
0 J" O6 J- f* I
$ h! X, I. b( {0 t4 x心率,通常是昼快夜慢、夏高冬低;7 t# E+ o3 s7 t6 L3 q d
血压,一般呈现“昼高夜低、两峰一谷”的趋势,即清晨6~10点、下午16~18点达到峰值,夜里0~4点降至低谷,形成的曲线像一个勺子;
) M; o ?: @9 ~2 Z肠道运动节律,与机体昼夜活动一致,表现为白天活跃、夜间减弱,所以不建议大家晚餐吃太饱;0 q- j' s2 \$ E+ X+ Y
内分泌系统,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周期波动,比如月经周期,再如皮质醇的分泌高峰是清晨,午夜时降至最低;褪黑素则是在夜间分泌增加,白天水平较低,两者配合,帮助机体在夜间入睡、清晨醒来。
7 d7 ~- o, n$ ^% Z% C! s# W/ l( U" v! z" \8 [9 z9 ?
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主任医师欧琼提醒,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人们可以推迟入睡或减少睡眠时间,睡眠仍需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规律的时间范围里。
/ X" S7 H# @" f- T. Z i
' E0 i( r1 W1 t大多数人晚睡是因为玩手机导致的睡眠拖延,并非天生的“晚睡型选手”,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还是早睡早起,以便与生物钟相符合。5 `( ~/ Z& K5 q% M
# y1 K, O* c4 T5 R+ m2 a
实在需要晚睡,怎么减小损伤?
+ S/ j' \1 b9 A$ r" A7 Q" N: w& g1 V, F( u; h& g8 M
如果不得不晚睡,比如上夜班、出差导致的时差等,其他的生活方式就要更健康一点。晚睡时不宜暴饮暴食,白天规律锻炼、减少久坐,均衡饮食,不抽烟饮酒,保持健康的体重等等。1 i4 L. v1 x& I: p9 m& ]9 Y/ y
: _: j9 _( ^8 o& ?% S: [
此外,既然睡眠昼夜节律已经改变,充足的白天休息就显得更加重要。通常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是7~8小时。; x, Q( d9 s& z& T3 w- j
1 x" t( o7 P; X1 w6 _* H' D# k适合大多数人的两个睡眠原则. K- a0 j5 y5 r' R! k
0 d" P) b& _+ ]! S; f
好睡眠最直观的检验标准是:起床后身体舒服,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做事有效率,能胜任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 x1 |4 R$ w: R9 B& k
9 `* U- }& n$ t+ |6 b目前有两个公认的调节睡眠的影响因子,一个是生物钟,另一个是睡眠自我平衡。通俗点说,影响睡眠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要规律”和“要睡够”。
8 ]9 B' l! l6 t1 h8 e" I* Q9 u1 m! ~, L# N" u
怎么睡得规律?% h$ D, O9 q& d; y/ D! S
+ m3 c8 c# `. a1、床只用来睡觉,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玩手机、看书。可以先在客厅活动,等累了再上床,这样有助于培养床和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7 d# B4 r1 e+ f V' [9 s. O+ N1 O: _
2、早上起床的时间尽量规律,哪怕是周末,也不宜太晚起床。
; |2 v. P/ s" F2 o$ J9 N: L$ y7 M4 e( k/ l0 F0 u' S8 f- s
3、努力改掉“晚睡强迫症”,熬夜前先想清楚,玩手机、聊天是否值得你付出早衰、变丑等代价。
+ @! Q: k0 ^ n1 ]( v# {
; ?1 E+ I. K9 \1 t: e" r4 d, b9 b怎么睡得充足?
$ O. e W7 l* I, |- @0 T) p' ~3 r% n
3 i' B+ x, e# h/ d通常,儿童青少年每天要睡8~10小时;成年人每天睡7~8小时;老年人脑代谢变慢,一般需要睡5~7小时。
- h7 I9 O; V- w. T# e4 ~+ Q" O" P1、尽量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睡眠推迟不宜成为常态。
8 {$ b. d$ W' k& s2、失眠若无法自我调整,及时求助医生。白天增加日晒和体力活动,盖厚一点的被子,卧室安静、窗帘遮光等都有助进入睡眠。
! f, V2 ?1 r5 w, Z+ \& b1 u; g, j, H3、睡前尽量让神经系统镇静下来,停止剧烈运动,做做拉伸,泡泡脚,停止“我睡不着”的焦虑感,放松才能入睡。▲
4 ?9 ?3 F. B# n& [: |3 Q+ r. @2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