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8-10 09:39 |
---|
签到天数: 504 天 [LV.9]以坛为家II
|
直播带货的风头仍劲,直播间里却少了许多曾风光无限的旧人。
, d/ E2 Y* x2 J* V! a- \( m* Q: n, }" F2 u" y: M! c+ A- I
% v' x7 s7 Z' O' K3 J5 f' @
/ v4 Z9 X) p/ e9 t3 x+ m在刚刚过去的“双11”中,与直播带货有关的混战和数据依然稳稳盘踞在热搜榜前列。但话题之外、战报之中,热闹大多是“超头主播”们的,明星主播着实鲜有。
8 q' k+ I- }6 g
# y4 D! l' L, U$ S, T5 D% C' u B
2 C; D, K4 E( H) {0 K! j% h, T& x" u: U3 g7 b! J
2020年曾被称为“明星直播带货元年”。3年已过,曾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军直播带货届的明星们,似已走到纷纷偃旗息鼓的十字路口。曾经明星的尽头是带货,难道带货的尽头则是停播?3 O% b8 n4 a) r4 n# o5 Q
) v( w2 d7 d: y9 \5 k( H) x
% u, y9 {4 y9 U$ U; w" l6 K
& ^5 Z" m' V0 w1 o4 c, Z
/ Q: L# F# l6 C- P
9 V5 r6 T/ ~1 F% c* t9 g明星主播直播截图。
& T R: j3 o2 h( f& E- L8 \ i: H8 Y. e: f/ F1 }" }
/ G5 S4 ]5 \- B
o" M! }7 z* w3 X01! ?2 l$ P9 U* f
# ~, t6 Z& E- M+ z( n- {" F
热闹已散,大批艺人离开直播间
9 v2 o6 }+ W7 e1 i0 y9 u6 V1 _; M% @1 L; J
0 L7 i S; |+ f0 o7 @
6 L: l$ a/ I8 T" x8 Q4 K# f
关心娱乐圈的人可能听过一句话,叫“明星和网红之间有壁”。这除了意味着脱离滤镜美颜之后网红的外形往往不及明星之外,也有一层网红的赚钱和吸金能力也远不及明星的含义。
+ ]0 n( o* W+ i# K3 x7 Y9 ]; ~& B; f) w6 o$ E; J
( j1 @8 w8 D6 \- A; E
' n! Y% c; f2 M" d0 Y6 g0 \# @
但一个行业的出现却大有打破这一“壁”的势头,那就是近些年直播带货的兴起,让早早入行试水的网红主播们赚得盆满钵满。在这个仿佛垂手即可捞金的风口里,不少明星们也纷纷“触电”,从电视荧幕中走出来,站到手机屏幕前从头做起。0 n. _& r" c" K! _1 i+ Y
( F4 ?! O: _8 ]0 T
9 x0 y: n; U: m9 j5 }5 u" u1 p3 \/ e4 ^/ T- ~2 m4 X
直播带货井喷的2020年也被称为明星直播带货的元年,职业化常态开播的不乏众多耳熟能详的老牌明星,直播频次几乎可以做到每周一播。当时的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家洛曾在节目中透露,2020年,中国演艺界99.5%的明星都走入了直播间,品类从服饰美妆一直延续到房车。
z+ U3 ~& ~. S% K4 I* r
+ J4 n* c5 \1 T3 u : s8 d. h8 ]6 t' Y7 S8 R
. Q5 l( }) G7 O
以最早一批开启直播带货的“明星元老”之一李湘为例,有数据统计,自其2019年开启直播带货首秀,半年时间做了30多场直播,成功吸引到百万粉丝,彼时的卖货单月成交额已突破1000万元,算是明星主播里的佼佼者。& a! `# b) t) y5 a8 P
$ [/ U: o; ^9 E. Z9 J% T
# n% Q- v/ _; ?. |5 i
7 D; ]" ^* u+ m q) ]
但早早吃螃蟹的人也早早急流勇退,今年8月,李湘便在微博发文称“我已退休了”。许多人还记得这位曾经的明星带货一姐,直接把自己的微博名从“主持人李湘”改到“主播李湘”时惊掉了多少下巴。
3 ]) m9 o% _7 Y' r& z! j3 e
& @- h: d( J7 o0 f
9 F4 I! n9 K1 ^0 l0 |* X4 y' s x9 x( M/ ]& {+ I S
带货的快乐是短暂的,明星的流量是不稳定的。经过了最初的爆发期,超头部主播持续高增长神话已走向终结,明星们的“事业第二春”似乎也已“流水落花春去也”。1 {% @" i4 h6 q9 ~& n, Q+ f5 l9 T
, A0 A' ]* z! U P; t% c
8 Q K x1 \7 Q3 q+ b- w" ^& @+ u0 h1 [2 P
这几天,“大批艺人已停止直播带货”的话题备受关注。据统计,从2022年开始,刘涛、秦海璐、陈赫、景甜等曾经火热一时的带货“顶流”明星主播,也相继离队或彻底停播。
! B. C7 Y2 p+ Y8 |4 l/ F) q1 Z$ s
- ?$ N( k) n5 A6 S3 L& A" g. B J; A1 e" K0 ^
+ O! q# o' s$ A) t$ v
6 i: b" N ~) ]% S% }李湘的微博名仍是“主播李湘”。
! L& G; n( v: Y& @% Q/ y9 d% @5 V" T: u
" ~( Z- l0 @. B1 b% W, P# y3 N+ _4 y2 s/ K0 v
025 c" `/ |8 r8 R3 E% L
+ l9 P" j3 G. c9 p“贩卖星光”,销量与口碑孰重孰轻
. l& x4 w1 \$ A. j4 d$ _
" r( |0 J( j5 C6 h, a, M0 r: q- T8 N# d- D6 Z
7 Y% D% G* ^% H% b& i! A
变化是从乱象中产生的。1 q% G' z4 D/ ^8 ~4 E( Y4 v& _
# F b, N7 Y" F: w. G
) B A+ i; G5 E& b; }- C
. A: F: _5 i, t2 r. {) N6 O过去几年间,多种商业形态均被装在了视频直播构成的容器内,直播电商以惊人的速度生长。野蛮生长的阶段,明星需要平台大力扶持以便跨界赚钱,平台则需要明星去集中体现自家在运营、供应链、电商生态上的优势。双方各取所需,行业烈火烹油。: w! J. W/ d5 \5 H) Z
& r7 p( {! C" q; P9 U
$ D }9 l8 b: P( W; r& I- R4 e; O6 D1 C2 _
但期望以明星光环照亮直播间的结果却似乎事与愿违。隔行如隔山的现实里,看似高端局、却打出一手烂牌的情况并不罕见。: t( _, V0 N* K. F3 p h
) R% D$ s L2 H
7 L+ |/ R6 B& X! s
- Z5 }& Z) r E今年3月,“20万请曹姓明星带货3月成交278元”的话题曾冲上热搜第一。此前,也不乏老板支付20万元坑位费邀请粉丝数高达600多万的明星带货,实际成交仅4千元等纠纷。- H D* H4 o) a' c2 z
$ |8 b0 \( N- d3 t" M% Y; v3 J8 M
+ |; ?6 q- b0 y- [6 v/ ?5 X# b3 ]- l) V8 n
直播卖货是一门新时代的“手艺活”,眼缘、口才、谈吐、反应等特质缺一不可;直播卖货更是一门复杂的生意,选品、品控、售后等环节千头万绪。如果说明星艺人带货销量和咖位严重不符尚属事小,那么虚假宣传、售卖假货成了明星带货最致命的标签。6 d! U: F" l& d& b
, R$ R2 R/ h( T- l" f& s
! h7 L) Y# {- Y, v+ h7 D6 t
- k9 L! u: Q$ @ ]* |几年来的直播带货热潮中,不少明星艺人由于不善带货和品质问题出现翻车。虚假宣传、货不对板、表演式砍价、“割粉丝韭菜”的争议一波接一波,留下“潘嘎之交”“9块9上车”等啼笑皆非的段子。一桩桩一件件,明星主播的名气和口碑也在不断消耗。
* R8 ]) E3 C% L2 q" {
- f. W9 K3 ~ i, I; ^
2 l z, w/ ?+ O6 W. D
6 p$ _: u( E5 S4 e& P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曾表示,明星尽管有热度,但在直播间里依然被看作是代言,尽管能增加产品曝光度,但缺少对所带货产品深度的体验和与产品不得不说的故事。同时,此前许多明星开展直播带货,无货不带,给钱就带,都造成了这种代言式的带货缺乏公信力。2 n3 Q' L' g0 A5 N2 u
, |* t/ j6 A" D- X5 n3 U4 f
1 H9 o7 B( f* o5 B
- \! ?& E& J1 [; ]. f
. O6 W) R* m- h& u+ t# v
* K Y" d& Q! k! [* i8 B贾乃亮回应“双11”直播带货争议。8 C! i0 H/ b, t% O# L, w5 [
) Q2 Q* C/ X! ]( T5 e
* F, M+ _; } Q; P6 P6 J. V9 M
9 }# R- P% e' o0 B1 Z# q$ X
03- H$ ~5 ]. k2 s- \
$ L1 _/ P$ q& w9 n行业更替,人找货还是货找人?3 s! n6 S, O( n9 Q' `; s- j7 e
8 J, h+ @1 t* M4 R3 _. `# L5 j
, @$ y1 i& t4 R T, U/ L
! ^) U, C2 B1 T6 T3 {直播行业有个说法,一场直播不重要,重要的是第100场直播。当用户趋于稳定、市场走向成熟后,明星效应能在直播带货中发挥的作用便变得有限。
: h# L& O& `9 g5 h7 E, E$ v; b- Y5 i7 d0 D# I0 L
6 R( J# \8 R7 O$ r5 N, c
' A/ M" {' v7 G/ N! Y0 N- U+ x
“说实话,人气并不是我们考虑明星主播的第一因素,甚至不是排名靠前的因素。”在某MCN公司从事直播相关业务的小楼(化名)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电商时代各家的机制都是透明的,决定用户是否下单的根本因素还是性价比。人们或许会因为明星的人气和流量点进直播间看看,但并不会为名气盲目买单。6 V/ x9 }$ X5 W5 e; H
# u i4 I; i- \" j0 C6 E3 i
4 y$ M" ]3 N8 A$ t0 }0 S
/ o8 f$ L7 T2 n; P, p- D( j在小楼看来,前些年影视行业开工有限,直播行业则方兴未艾,明星有了跑副业的时间,直播电商也正需要一些既有流量打开新局面。如今不少明星1-3年不等的直播合同已到期,回归了老本行,直播带货也告别草莽时代,进入大浪淘沙的下半场。“要是说明星光环,可能在前年、大前年还有用,从去年开始已经越来越弱了。”7 A+ B0 u8 |( f" `/ _
c6 {1 g$ `. ]( p
5 H0 J V- C- r3 X: ^3 b, p
% R6 b. y* H. S$ o' g* f
“明星主播的先天优势,是这种‘老熟人’的感觉有利于和消费者群体建立信任感。但从商家的角度还是转化率为王,即使是明星主播我们也倾向于选择坑位费低、配合度高、专业能力强的,我们强调的是明星要有深耕这一行业的决心,而非‘玩票’。”小楼说。
o* W6 e3 g/ c# \0 s
3 D( y2 J9 c" u/ }* m1 T5 ^! w: d1 i
' B2 H2 f D7 [' \
, A+ Y) K1 e2 g! [0 q$ R4 Z2 l: X正如小楼所言,商家、消费者开始对明星祛魅,明星和带货主播之间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商家不再以名气论高低,市场也把对明星主播的标准拉到了和其他主播同一水平线上。: g6 T- F; C$ A* x$ u) h
- \' E% T+ N v 8 h! i5 y6 X) b' `1 o. y
& q2 V9 ~2 T" f% p/ u& o5 ~轰轰烈烈的潮水褪去,浅尝辄止的明星主播逐渐退场,一批专业化明星主播也开始涌现,把带货当做自己的新事业。/ x% A1 k; Y% i" X* w# E
8 [$ q/ k( j6 A4 U, P& b# |4 P2 z
8 j$ l! }6 I- s$ g) A
/ B8 `$ `/ g& ~' C$ t今年“双11”期间,贾乃亮的成绩颇为醒目。据其签约的MCN公司遥望科技透露,他今年“双11”期间实现GMV超13.6亿元,同比增幅323%,刷新了明星主播销售额的纪录。8 s B7 d+ \1 l, u" j
0 X, O' s9 q' Z( ?! v( Q1 S) r' K
: S" Q) f% Q+ j4 q! M }5 m/ s. M1 }/ h% N! U
高客单价、高品质的“买手电商”打法也成为了一些“赶晚集”的电商平台的新尝试,明星董洁、章小蕙则成为这一打法里当之无愧的头部带货主播,两人“双11”成交均破亿。9 k" k1 [' ~; d3 p& ]
' l7 m. J+ W# K! X2 z& k( p
" q; E# ^8 m9 R C6 O6 C
1 G* R4 L& k0 z+ G0 U0 X此外,如今更多明星倾向的直播带货方法,是在一些特殊的促销节点,以嘉宾、代言人等的身份现身直播间互动。这一模式下,直播带货的定位也从副业工种变成了营业模式,主要的受众群体自然也是粉丝群体本身,不用更多担心路人消费者的反馈。
5 y3 p g. v+ y5 [& b# m
# K7 A9 P. C2 S2 Y$ B
x# U5 y; a. X1 F9 L5 g
: X% h. i, d8 X回想2021年2月,薇娅曾在综艺节目里说过“明星的归宿都是带货,我只是想跳过当明星这一步”。两年已过,人来人往,行业与个人都仿佛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个命运的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