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逐渐变冷,每到这个时候,一些与冬天有关的谣言又出来扰乱视听了。事实上,一些冬季“养生大法”“生活禁忌”“天气信息”都是谣言。今天,小编把它们一网打尽,揭晓正确答案!) D& f1 H! S; T
6 U- ]( j" E8 B8 b
/ ^+ C- F3 E3 @4 Q5 `' p" d* T& h+ C3 U: `4 E' w& u: P- B) F4 c
●* j+ t2 }6 y6 D9 v9 N8 m5 x" @
饮食方面
; k. |3 \ s6 E* D8 Y% ]' I) G" M N% `+ T/ c! `6 W
●
$ d8 |, A/ K4 y* D! H# E4 B2 G' K谣言:冬季吃羊肉御寒强体
0 t3 ?; d9 M1 K( k+ e" c: Q: H/ U* D- h0 Z1 o7 X' J; o0 n, v( k# Z" Q
真相:羊肉与猪肉、牛肉的营养成分相比没有十分特殊的地方。人体产生热量,重要的是分解可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在肉类中,这些营养素以蛋白质和脂肪为主,而羊肉蛋白质含量约19%,稍逊于牛肉的19.9%;羊肉热量和脂肪含量在三者里居中,比猪肉少。
6 H5 ~; B( \% I) F" V. k; K
' C+ v/ G$ B! [0 l1 Z, Y" n* k羊肉虽好,也并非人人都适合吃羊肉,以下4类群体要注意:4 Y% l$ I0 M* s1 B1 c6 }
. V: J9 O6 ~ @% ^9 L& j# r
① 肝炎病人忌吃羊肉。羊肉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肝病患者食后可能会造成肝脏不能完全代谢,加重肝脏的负担使肝病复发。
7 A. Y$ K e; t0 r, z6 o. R6 f1 n* M' c3 a. f3 f; }; t' S1 P( {
② 痛风患者、尿酸偏高的人群要少吃羊肉火锅。因为羊肉火锅中嘌呤含量高,经过身体代谢会造成尿酸升高,引发痛风。3 l7 |2 I3 J; m" q- F2 x
4 L" n8 ]& H. S8 ^③ 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要少吃羊肉。$ _; e* ^7 i& S" K! G' F( M* w+ q
% X3 A% K# m& S3 d: d
④ 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不宜吃羊肉。
7 J/ D. A/ C6 E9 d谣言: 喝酒能驱冬寒
" d9 t* B0 L! p0 Q) x4 l1 t3 q
% m/ |" w, ^* m/ u/ @真相:人喝酒后酒精刺激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变粗,使血液循环加快,皮肤会感知到温暖。但这只是皮肤表皮的短暂性发热。喝酒后人体热量的消耗增加,通过皮肤会急速散发消耗体内热量,这种消耗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要多。热量产生速度跟不上散失速度,就会导致体温下降,人会感觉冷。所以喝酒不仅不能暖身,还容易使人感冒。$ F% ?: {1 j6 h
谣言:吃海参提高免疫力, C$ C* B3 [6 Z# y, F' d3 @
. {- N( }; x+ V% o4 C, U
真相:吃海参“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病”“抗肿瘤”的说法是不对的。海参维生素含量跟其他常规食物相比没什么优势。它几乎不含脂肪,所谓的DHA即使有含量也很低,不可能“促进青少年大脑的生长发育”。科学家对海参可能具有的“功效成分”做了许多研究,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8 h S" ^. b# ]& Q! U0 \9 ~" V) s谣言:洋葱熬水可止咳* J1 ^2 y c8 g$ \0 \
/ l$ i1 h) `9 ^: l9 F3 v; j: D9 l真相:洋葱富含膳食纤维,低热量,高钾低钠,富含多种功能性植物化合物,鼓励作为日常饮食。但它不是“超级食物”,需要和其他食物协同,才能够保障人的健康。
3 y. {. K6 n# Q: t7 i谣言:冬季喝鸡汤治感冒5 b) c/ a: M3 K: L/ p$ y
7 y0 T- c3 }! G3 B, F
真相:喝鸡汤预防感冒的作用和多喝水一个道理,有助于病毒的排出。如果感冒到发烧程度,不能喝鸡汤,过于温热会加重病情。
. M% X2 w. h4 y1 {9 ^谣言:冬吃萝卜夏吃姜2 h' }' [ ?1 C" {
3 V0 A5 n4 C2 G
真相:冬天吃萝卜对于健康和补充营养有益处,但萝卜没有特殊的营养成分,也没有保健作用,切不可迷信萝卜的保健功效。真正治疗疾病需要诊断和对症、对病因的有效治疗,这样才能不延误病情,保障身体健康。
7 }8 t# {: L! L& k' Q; k7 m' `5 L8 o2 K- X7 m3 D
" D0 z% b. z4 y5 @3 B
●
2 Y2 [1 t0 {/ T& e/ s生活习惯
0 V7 Y* ~# P- ~$ Y9 l+ R/ H* [' G/ z( s: N! i9 _' C9 T- O3 t" \
●
9 @% N }" x# A! W: S; k5 a谣言:电热毯“辐射致癌”
# e9 r# Z7 g, a! s {8 V" z$ k6 Y E: G
真相:常用的家用电器,比如电吹风、电视、电脑、电热毯,都属于极低频电磁辐射,频率一般在300赫兹以下。这种电磁辐射是非电离辐射,并不会损伤基因和细胞。但以下几类人群不建议使用电热毯:备孕男性,因为电热毯产生的高温会影响睾丸产生精子的能力;新生儿、婴幼儿、孕妇属于特殊体质,长期使用电热毯存在安全隐患;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不敏感,不能正确地感知温度,容易引起烫伤。
. U' `" b" |* W: s! j! s谣言:冬天不应该锻炼9 q9 C2 w% m$ K/ P8 y$ Q, t3 n' L$ z
! G- ~% P6 d! ^; F真相:有研究表明,在气温很低的时候,跑步和走路都会变快,而步速越快,就能在短时间内燃烧越多的卡路里。而且,在冬天,更加艰难和快速的锻炼可以使人的脑内啡激增。0 E5 l! Y: Y* {, v# [" k
谣言:冬季洗澡时先洗头会引发猝死) }7 t9 F0 ~# R* O3 e7 R
" C1 ^7 \$ @4 }$ D+ p% t, J
真相:脑溢血是脑血管承受不住压力破裂,导致血液流出进入脑组织。因此,血压高才是引发脑溢血的根本原因。至于洗澡诱发的脑溢血,原因并不是大脑血管受热膨胀,而是因为洗热水澡时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用力过猛引起的血压变化。7 d' q" F( a ]- G! c
谣言:冬天热车越久越好
x2 t. K( F6 h8 G$ N6 o# ?3 c' r7 \5 b+ F+ p
真相:发动车子1至3分钟后就可上路,但应保持低车速行驶,引擎转速保持不超过2000转,直到汽车水温等回到正常程度即可。% p% B# R! z' S* M
' q. U9 S$ S0 L7 v6 @7 N
6 z$ l* Q/ x+ l' j4 Y t! l
●* p: a( k# c0 h0 C1 N- J0 e/ d; ?/ k
天气方面! l0 C8 p! c+ Y% |' S+ L+ s
$ v+ e$ U8 f: L●
( \8 N! } ^7 r1 u+ Y谣言:今年是60年以来最强寒冬
" \3 }0 @& Z u" \
& ~. J1 t" J' W8 e$ G真相:相信有不少人都看过许多关于“60年以来最强寒冬”或者“08年以来的最强雪灾”类似的消息,但这些不过是精心剪辑的谣言。
/ T7 u( K3 e% |6 r
/ ` W% z3 d. A" |3 M6 j! k! o7 j今天,小编就教您如何一秒识破天气谣言!
2 A$ X6 r& p' k# p5 f+ _7 h/ t
, u/ O; D3 v6 s( V. d) p! @/ t1.关注预报部门、时间、区域,揪出“三无产品”
, l2 j, ?. x; X' _/ e8 h- l8 o. h! i$ ^5 x0 X5 M) {
天气预报发布有三个基本要素一定要说清,发布单位、发布时间和影响区域。谣言天气预报,不写哪个气象台发布的,没有发布时间,影响区域更是放之全国而皆可,这让每天做局部地区预报的预报员们情何以堪。
1 l0 W3 v! M1 [& I) K
& [7 i @) X$ x; b$ R2.关注预报时效,短期预报最准确
y" x! P' T3 j- K# p Z& c5 L0 b$ K/ V6 B0 n1 W6 ~8 _
目前公众接触到的天气预报主要是短期预报,也就是未来3天到7天的天气情况,这段时间的预报是数值预报数据+人工修正,准确率会相对高一些。8到15天,甚至更长时间的中长期预报,因为距离时间越长,数值模式的误差积累就越大,所以只能参考。2 e _& A) v, p# j
$ N5 g( }4 k9 x8 K, k9 j. G& [3.关注权威发布渠道2 E1 F; Y L7 n r& L
1 B% P8 F* |) ]( D* o8 p7 t中央气象台、各地方气象台微博微信以及各大权威媒体都是我们可以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正确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