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论坛|鼎鼎有民|大宿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5|回复: 2

今日元宵:宅字当头,待疫情过后,亲友仍有相聚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2-2 09:1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0-2-8 09: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8日电(记者 上官云)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在元宵节这一天,大致的民俗活动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等等。随着时间流逝,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v: V% Z5 C3 K+ X0 a* [
    " ^. w6 D6 m4 e  V
    今年的元宵节,正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不少网友表示,今年过节应该少出门、不聚会,安安静静过节,待疫情过后,亲友仍有相聚时。5 H2 R4 }; ]& L3 h
    & U4 A, k9 O0 {5 f7 \; X
    8ca7d864bc9041c9b958cf2a74d02d6e.jpeg 9 K" Z1 j9 m- ]  i

    * @6 T, b" H% L: i资料图:民间艺人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风雨桥上进行舞龙表演,欢庆元宵佳节。中新社发 胡攀学 摄
    . d) W0 x5 |0 d. @# Q, F; C; ~* @) \0 y4 I+ _& G1 _% h: Q4 V8 ]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它是怎么来的?
    0 y, Q) T) L& {/ H- c# l- M; A. }6 X9 P) E3 U5 i
    元宵节的历史颇为悠久,关于它的由来也有不同说法。
    2 p! P- [. t% V+ u
    ! U, P& M% K" ?: C汉武帝时,祭祀“太一神”的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当时在创立《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要节日。《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S3 A+ _. o4 q4 T' z. I9 E3 a

    : f7 F, U  ]9 G$ q% W8 D0 f5 r% C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与道教有关。据说,道教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说法。
    7 a7 C% n; F" e' ^" R" Q9 F8 F. z5 M; B/ a
    魏晋时期,道家以上述“三官”与时日节候相配,定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所以,正月十五日又叫上元节。6 |2 r0 h- i: |! d$ V( a9 U& r

    / D2 v2 \' f1 i6 n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 q2 Y) }. j2 D5 y
    4 L: n3 E/ z* D: C( Q& `  m8 g 364b9dee4c6b4438926e41ff47c3e940.jpeg 3 E! V2 r9 K5 L! N& Y

    , N  a% X5 Q( `3 m2 n资料图:图为工作人员在和民众交流谜底。 张娅子 摄1 G3 o' D' Y1 s7 ?0 a
    / v1 i4 h* Y8 L8 j  m+ S9 M) K; M
    猜灯谜、舞狮子……那些元宵节民俗
      ?  _1 {/ }7 x+ W3 y9 Z5 ]: p
    - `, V, B6 ]" U9 E: |) }元宵的民俗与除夕相对应,在时令上也比较富有特色。
    ! h, i, H8 t" n2 u+ P: R9 t! `6 D. e- F
    猜灯谜是元宵节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从古代流传至今。最初是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有人把灯谜写纸条上,贴在彩灯上供人猜测。1 ?3 D& X$ w( }4 h# r

    $ K* G9 i/ i: W猜灯谜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又比较能启发人的智慧,还雅俗共赏,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响应,最终成为元宵节的一个重要元素。0 J4 i8 O7 T& N. X. l1 g# W' S2 k

    * b3 G. T+ S0 `8 A耍龙灯,又叫舞龙灯或龙舞,也是元宵节的一项习俗。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介绍了“百戏”,其中便有对龙舞的描绘。《隋书·音乐志》记载,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很精彩。
    ! ]" `3 k6 U- J0 s1 z+ C
    9 B: m5 L& {9 b( |" X. c“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等,一般需要三个人互相配合。其中,两个人装扮成狮子,另一人作为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包括有抖毛、打滚、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2 x/ ?" e2 l6 J+ c3 }7 X3 E/ L; ]/ \8 v% P. v$ W$ p( w
    古代元宵节为何要赏花灯?
    ) ]( f) j" t- ?& P. h1 P& r1 h5 J) m# I' N
    元宵张灯习俗起源较早。它来源于上古以火驱疫的活动,后世民间正月十五以火把照田,持火把上山等就部分地保存了这一习俗的古旧形态。
    # U  Q0 @: \" a9 v+ o7 f# a6 Y  }8 [1 z
    e2c35f6c0a9b4c45a35056b852b91987.jpeg
    5 t; ?& `, L5 L! j: L+ r3 U4 i- h  ^
    资料图:北京景山公园举行元宵节灯会,市民在景山公园赏花灯。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2 l( A5 J4 c# K, h5 E1 m; O
    6 \, ~2 E0 Y: ~# _2 S$ Q$ e' H曾有民俗专家表示,随着佛家燃灯祭祀的风习流播中土,元宵燃火夜游的古俗,逐渐演变为元宵张灯的习俗。+ z- j" q- z# Q( p
    9 G* d3 `3 ]( [8 {- f% h  |
    古代城市夜生活的兴起,也为张灯习俗提供了发展条件。张灯习俗的大扩展是在唐宋时期,唐朝不仅在京城制作“百枝灯树”,还取消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夜的宵禁,即“金吾不禁”。/ o1 C' ^, ^1 w& f4 p
    # T; i- h( @& n: f
    宋朝时,灯笼制作有了更多花样,技艺、造型均十分奇巧,品类繁多。元宵灯市上,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女童将诸色花灯,“先舞于街市”,以吸引买者。$ u9 z# T' c+ h. M1 L5 S4 G* S! P+ c1 k
    0 q# r# P9 ~% e: x; v7 {6 w; L
    明代,唐寅写过一首《元宵》,表明元宵节灯与月相映成趣:“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绕月下月如银。”
    ; w* D/ a6 C# ]2 |9 q1 n# I; N' q9 C$ h; U6 U; X6 L
    全家团聚吃“汤圆”
    $ b2 k% A  i8 v# {# l
    8 w; }* f, L, q除观灯、猜灯谜等习俗之外,人们对元宵节的另外一个深刻印象,大概就是标志性食品“元宵”了。
    " x( t/ B2 J0 i, g; J' v( j- k' X# J+ Y0 ~8 Z& M$ W
    在古代,元宵还有“浮元子”等一系列称谓,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高,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 H- e2 s, f$ J' _5 G- g1 ~+ \/ s1 ]8 t
    8e4e4aed631b44cc82512a534c165a6b.jpeg ; o8 k. J) m; U9 S4 p

    ; o# Q! a" e# T5 R# m- _资料图:图为汤圆制作成一颗颗麻将的样式。 陈超 摄/ ?, n- r( J+ a9 z% N5 Z+ B
    5 e4 C. Z2 D; o
    由于地域差异,这种美食有元宵、汤圆等不同称呼,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做法和口感也略有差异。馅料可荤可素、可甜可咸。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
    2 X# S/ w- \4 e# P- C4 P2 U) B0 Q5 z/ l2 Z
    实际上,摇元宵的过程也是一个民俗展示的过程,为元宵节增添了节日气氛。元宵是很多地方过节的必备美食,亲人朋友一起吃上一碗汤圆,取的是“团圆”之意。
    . C4 `1 |6 V! d3 a1 Y8 f3 l! D7 w
    $ Z* p& ]% e5 |9 {( b7 u1 |# n在北京,锦芳小吃磁器口店一直是元宵热卖的地方之一,往年排队队伍都比较长。但据媒体报道,今年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店里工作人员一直在维持秩序,要求排队间隔一米以上。; O8 _% }8 m9 g' F1 I7 j$ o
    - N6 a" V$ h3 }/ a3 w
    此外,也有老字号通过增设销售点、与超市合作、进社区等方式为人们购买元宵提供便利条件。
    9 @% ^" [4 j  s  P+ L$ F4 s
    ; ^  A3 J5 d( r4 s! f今年元宵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则格外不同。有网友表示,无论如何,今年过元宵节,切记少出门、不扎堆。疫情结束后,哪天都可以是相聚的日子。(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声明: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宿迁论坛发表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言论。
    宿迁论坛所有文章和作品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一切后果由作者自已负责。
    法律顾问: 江苏固邦律师事务所 刘浩律师 靳高峰律师

    关于我们|Archiver|宿迁论坛 ( 苏ICP备13009264号-1 苏B2-20130007号 )

    GMT+8, 2024-6-14 05:11 , Processed in 0.13333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0003号

    宿迁市飞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 增值电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