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3日,一则“茅台价格跌破2000元”的新闻重挫了A股白酒板块,20家白酒上市公司全部下跌。
V4 j% ?) q' S% T9 p. I6 _/ r5 M+ e2 }/ o9 l. \6 N
然而,这一天最伤心的白酒股却不是贵州茅台(600519.SH),而是洋河股份(002304.SZ),当日,洋河股份收跌2.99%,股价定格在63.83元/股,又一次创下2021年高位以来的新低。
) G7 e( c- h B$ ^) ? P6 {0 G/ `/ B: b i; G* \& R: b7 _' T
目前,洋河股份距市值巅峰,最大跌幅已达61.62%, 在白酒五大龙头(茅、五、汾、泸、洋)中高位回撤幅度最大。2 y" k3 v( {! J1 Q9 D# f
7 n/ {2 V* {' _- ]5 n7 [
洋河股份,何至于此?$ f% B8 v$ j- p
, }: a) g+ o: X
简单讲:
% [3 o7 ?$ j6 ^: O1 k! N$ [4 | P/ O: L- c
白酒行业近年陷入下行,而洋河股份在龙头白酒中业绩溃败又最为惨烈,反映到二级市场,洋河的股价承压也最为严峻。0 C v' Y8 a5 Q, F# q2 z8 A7 J
2 y( I; \4 f: |我们先看白酒行业。
3 ]- }0 b4 l% `/ ?6 U8 j; k* h) C; m7 f7 m* v$ H, U
现在,白酒股的业绩越来越堪忧。2025年第一季度,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9家净利润同比下滑,接近一半。作为对比,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的白酒企业还只有4家。
: ^+ [+ y$ v# f: ?( a1 i/ k$ D k/ `3 M7 E5 v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国白酒产量逐渐减少。事实上疫情前我国低端白酒市场早就持续萎缩了。而近几年随着疫情冲击、经济承压,中高端品牌也渐渐撑不住。, v# D, q; {- M" I2 c2 @4 l/ [4 a
. n7 u, T. a, b/ c u这种情况下,一些白酒上市公司为了保住短期业绩,向经销商压任务,经销商为了完成任务,被迫降价,导致零售价比出厂价还低,即“价格倒挂”。
( ~) S6 W0 N* C9 D
; _, I% y. X* |% S; t1 b这种玩法导致价格体系崩溃,注定无法长久。在白酒上市公司纷纷爆雷之前,经销商已经大面积暴雷。到现在,“寒气”终于从经销端传导到了白酒上市公司。
" y( U, G5 U& q0 A6 }# Q; e) L; S* [& }* Y
越来越多的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泡沫或被动或主动“刺破”了。
, H" \! A' O# O$ ^0 C- S
! S4 w8 p# u: b, q i再来讲讲洋河这家公司。
: H9 H9 i9 K( E4 q* d1 E) h
* O3 @7 W3 g7 k6 X2024年,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五家龙头,利润增速全都放缓,但只有洋河股份一家出现利润下滑;
v2 m) z6 C; z1 o
; ]" V2 s, c: f+ q) |2 `2025年一季度,洋河股份再度成为五家龙头中唯一利润下滑的。
& I+ q1 s5 Y! c' p- P5 a1 q; @8 q- H, ^, Q7 @
然而,洋河股份业绩持续承压,很大程度上跟公司“主动降速”,主动刺破自己的“业绩泡沫”有关。
) v* N9 F' S9 o. r* d& `* t2 U7 i' U8 m9 a
这样的选择需要勇气,也要承担极大风险,股价溃败就是最直观的体现。5 F/ t! C) s) Y5 g. d& {
J! F2 Z. h5 i( Q( U洋河股份2024年年报中有一段话:% b( L( w, y! [) i" H2 Y9 S
2 F# i% x# X. S7 a. C Z& l7 p% ?. m6 j" X
“报告期初,公司规划2024年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0%。报告期内,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公司主力产品集中的中端和次高端价位段承压较大,本着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8.76亿元,同比下降1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下降33.37%。”1 C {2 w2 }% h, V$ i& a6 t
, A+ m1 y+ B/ l. v" ^! V
这段话怎么理解?/ W! w: }$ h9 Z3 f& B. Q1 c- x+ }
( K1 d# z+ o$ H& H& G* ~简单讲,就是说发现2024年初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0%”不科学,于是主动降速了。
) U& z$ J6 {; p9 w9 X- z7 M; o2 M2 S& y; q$ M
2024年,洋河股份生产量减少了8.4%,销售量减少了16.3%。; I/ e2 d. W& _, x( m# K
6 I# t& j/ z- Q0 D( F3 E
为什么一边减产、一边降低销量,且销量降幅比减产幅度更大?4 u9 e2 I3 L/ w0 Z+ x6 p7 {+ z8 p* D
) D5 ~4 ^! p. `* h
这是在给经销商减负,让经销商任务更轻。
, r+ ^$ u( [1 ^7 R7 V( w
; _" e7 X& b, ]1 q1 A3 K& u9 B于是我们看到,在白酒行业经销商纷纷退网的2024年,洋河股份经销商数量居然不降反增。2024年,洋河经销商又增加77家,达到8866家。
( Z0 K! o+ Q! T+ m
( N9 b* r8 v6 z( \2 I* `也就是说,公司主动牺牲业绩,保住了经销体系的稳定。
3 A6 j& X6 C4 I% I2 f
c1 |2 g- O) g+ g$ t8 d事实上,洋河股份一季度部分财务指标明显呈积极信号:' P& N; x9 L) Z+ h. ~' E
$ c6 D4 N5 C7 P6 G. w5 M, m
存货少了:
! @7 n# i" r$ X9 U% \0 R! e4 Q0 @ T n+ N( z4 _
一季度存货比2024年末减少11.4亿,说明销售不畅造成的“堰塞湖”问题在积极解决。
- O D( q: O* A7 e* W/ Z
# t" {( w+ L9 T( Y资产负债率下降了:
/ {9 Y' g! g( j# t5 Y! Q9 h5 z: {) j$ X- f
一季度资产负债率19.2%,较上年末大幅下降4.0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说明公司财务安全性提高了。' w/ ]6 _, \3 ?, S/ N' G# `4 B! W
. C* I! N% a; `9 z7 O1 W4 h6 z" p毛利率稳住了:
5 p% g/ V4 H; U3 x2 m9 s' M3 W# [- `
/ F7 _6 X2 I$ \( l/ H: p1 g一季度业绩下滑的同时,毛利率却达到75.59%,较2024年提升2.43个百分点。反映的是产品调性稳住了。
5 u! t7 y! V, @
7 S; S7 L. o+ n) q# b$ N. e y合同负债增加了:
6 ^) o% w0 _3 w3 ^' T# V
: B/ C6 g% R, s% t, R# _# K8 E白酒企业一般先款后货,合同负债越高,表示酒企尚未交付的货品越多,也意味着经销商的打款积极性更强。
( [' K& b: n5 L/ ?+ O' b# d# _8 {
1 b1 e2 u3 E% _0 W, o% J2025一季报公司合同负债70.24亿,同比增长20.78%。
6 |6 ~; |( j& E
' f, p- Y5 L! j* j4 H8 ~, c* y' ~营收、利润均同比大幅下滑的同时,合同负债却大增,说明经销商打款意愿更强了。按照行业规律,到了2025年下半年,很可能就能看到洋河股份业绩改善。& {9 h' y( E" \* O, m, d
! t: X1 G( z) W再看洋河的股息率。
* J& E1 L* X9 ]( \$ G0 P: o! j* i# [; h9 V+ b f* A
目前洋河股份总市值已跌破1000亿元,其实股息率反而更有吸引力了。2024年分红总额70亿元,对应当前股息率7.3%,比很多银行股都高。
% ~* x3 x0 p* ]
7 ]( E! o! `2 m2 b此外,洋河承诺2024年到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70亿元。也就是说,当前洋河属于“越跌越有价值”。4 H! h; i [8 V& X. Z5 |- v+ h
7 ^- H H7 T/ \8 L1 i公司逾18万股东,其实不用过于恐慌。6 [6 b( [2 `* `: p7 v- ?
# I8 k) X, e( @7 a* i. ?; s
+ [. ?1 r& k5 Y8 A, I原创:胖哥(粒场)/ x1 ?/ \6 T2 v6 O! N d! E }
( a+ B" K+ F# E)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