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朋友闲来喝茶唠嗑,常常会聊到“苏超”的话题,几个人在有共同点时会眉飞色舞,但凡有一点点争议时又会吐沫四溅。那种狂热劲活像个“二逼”。
0 }8 J0 r, V' g+ j O6 v5 a我不懂足球,更谈不上喜欢。照一位女友说的:找一片空场地一边十几人跑来跑去的,像一群“白痴”,有这时间还不如喝茶、打转蛋。
' X+ F" {' T& f( `; `这女子话虽然有点极端,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3 W! R3 l3 T) O: e0 n# p: ?# j! g
还是伟人说的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这是一种高瞻远瞩。从全民健身迈向全民健康的道路上,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
' s: U/ B# A* A苏超主题初衷是“全民参与+城市荣誉”为核心理念,“友谊第一,比赛十四”为宗旨,虽不霸气还算随和。但随着比赛的开始宣传已经逐渐变味,什么“项羽战刘邦”“淮扬菜之争”“水蜜桃挑战盐水鸭”“鹿死猴手”等等广告词飞扬跋扈、蓄意挑逗对立观,这不像是调侃,全是世仇。再到赛场上的不死不休、必死补休,怎么辩解都是他M的斜篇子。 # V- B# P; h& `$ @ P
如像与盐城队一战,宿迁队拉拉队喊出:霸王出征,寸草不生。哪真是寸草不生,是1分没得。如果 不是宿迁队辱霸王在前,盐城队怎敢制作出一只鹿骑乌骓马怀抱虞姬,项羽跪在旁边。
, v9 q& N3 N2 L, ?3 x去南通参赛,各种各样的宣传文案,无一不是流露出戏说项羽,项羽岂是尔等宵小之流妄自菲薄的?
5 c& }/ F* Z& O1 {& j6 u `4 l官媒报道大多数还是以“赛事带动经济,激活了文旅消费,”多地还举办“苏超式”体育运动推动经济发展为主题多项活动。一场被戏称“苏超”的省级业余足球联赛突然爆火,10 块钱的门票被炒到 500 块,放票三次全部秒光,场场爆满的上座率直接碾压中甲、直逼中超。涉及央妈不仅点赞还要转播,这下江苏人的掐架吵到了全国。
* m) m8 j( A' W- w' O$ d0 r1 @5 p% [5 x V7 ?
火出圈的“苏超”当然也会有“梗”,《北京日报》一语成谶,苏超需警惕“商业侵蚀体育本质,流量冲淡竞技初心”。“苏超”缺钱吗?包括初始对赞助商都有明文规定。
3 b, y2 A }4 J% V$ f. W+ M4 p, d/ B; ]9 a4 j: o' G
那么像“常州烧烤大姐”“售楼部见面会”“动物园赞助十万元”等系列商业措举为什么要触碰“苏超”礁石?还有什么明星、名人来搅浑绿茵场这份宁静?那些靠“卖惨”过日子的抖音、视频号(自媒体)跺脚捶胸呐喊的博主们为了那点蘸血的流量,别说些冠冕堂皇的鸟语,能坦诚自己内心的那点“不要脸”吗?3 J% N; {) c1 I5 @& [1 B
. L8 M; {$ Z9 [; _“熙熙攘攘皆为利来”都好理解,“苏超”主办者是为地方带来“城市形象的提升、拉动经济消费增长、社会价值持续发展”;赞助商是宣传企业形象与品牌知名度的扩张;运动员是体现个人价值、展示专业水平舞台(应该有补贴经费)。) S" d& p- u6 Y
如近期多所大学超常规破格录取多名“苏超”运动员,凭学分是上不了苏大、浙大、云南理工等高学府的,别吹牛逼已经够给面子了·····。
1 h7 H5 R6 \& m5 j* a( E- w/ G
: d; J* R! P. N+ H% d0 W( ]“苏超”不是什么新创意,之前有贵州“村超”在先无需看成“神来之笔”,其目的就是给全省“十三太保”架设的一座沟通桥梁。尊重这项赛事是因为它很纯粹,与城市大小无关、与城市GDP无关、与资本金元无关。" K) N, s- s, K: \& @% l6 f- W4 j
1 n4 C7 V9 d9 r% k/ g
“苏超”它不仅仅是赛事,更是全省人们团结拼搏、追逐梦想的舞台。球场上奔跑、阻拦、破门都是队员们无数次付出汗水的回报,都是我们足球走向进步的原始积累。球场上不时发出叫好声、鼓掌声、欢笑声……大家都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比赛氛围里,更是传递振兴新江苏的蓬勃气象。“苏超”,是唱响足球带来的快乐!3 v* ], x4 m: |! D& E
7 f9 Y% V3 z2 N当然,“苏超”这种火爆到底能持续多久,其他地方是否也可以“抄作业”,明年有没有“浙超”“皖超”什么的,目前来看还需待观察。, z7 u, B" r/ A' \, [9 w% F7 K
) P6 Q6 a& ~# s* s# Y% _草草,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