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论坛|鼎鼎有民|大宿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1363|回复: 1

e起护网|面对谣言:勿听!勿言!多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9-17 18: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5G时代中国网民新闻阅读习惯的量化研究》报告表明,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阅读新闻使用最多的终端;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新媒体来源,其中强联系传播属性的微信,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获取信息最广泛的平台。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谣言的“病毒式”传播。
' B1 N* a9 i- E+ B! w
5 a- y! U! ]% V% ? 微信图片_20210917182517.jpg
' c1 f6 A* @- |4 s
- t: V, t$ Z* z2 \" v4 t/ }; K. H1 v面对互联网时代谣言的“病毒式”传播, O' b% {* H. U, |& C/ v2 }; x$ u
普通大众应当如何应对?
. Q& I2 a  o% w$ C/ }6 k% {4 T勿听、勿言、多思4 C9 j: w  |) ?( h
是我们应对谣言的“三要素”
/ t/ m. j. W$ G1 I8 g9 M
8 m" z3 L9 `* E/ r9 V2 w* O5 T勿听:加强识谣辨谣能力0 W/ C6 |5 q- _8 i+ H' m
  y* _; ~1 N: B5 g2 [) g
“有图有真相”在社交媒体账号中广泛流传。那么,有图就真的是真相吗?事实上,碎片化的信息,让有趣的错觉现象常常揭示了连接感觉和知觉媒介的某些本质。这种本质,让人们更愿意相信。视象错觉能给人极大的视觉“诱惑”,成为网络谣言滋生的温床。
9 o6 H! [- _+ ~4 S; b$ b7 ?7 B, e! }/ n; a
可见,视觉文化并不取决于图像本身,而取决于对图像或是视觉存在的现代偏好。这样的偏好,搭配使用“听说”“据说”“好像”“大概”等模棱两可的词汇,呈现在公众眼前的信息,往往让“有图有真相”的碎片化传播出现失真。3 K$ I# \: v+ {/ K. u& N0 c7 i2 o' x5 @
是谣言,就得治。不论本意“善恶”,都要禁止。公众应该保持对网络中流传图片的判断,减少对碎片化信息的合理拼接,让“别有用心+恶意戏谑”原形毕露,也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网络传播“噪音”,加强公众识谣辨谣能力。& u9 n5 J& B7 P- }  ^
0 B8 u- Q& t- M' N% Q5 ~. M
勿言:阻断谣言传播渠道- B# M4 b8 N  {5 @4 j
! S+ _7 C$ p; D! U! J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这也为谣言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平台环境。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疫情牵动国际国内舆论场,有关新冠肺炎疫情、新冠疫苗的谣言在互联网上屡禁不止,其中新冠疫苗溯源问题的谣言更是影响国际关系。谣言传播尤其是涉及时政谣言,由于真伪难辨、蛊惑性强,容易带来严重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疫情防控辟谣专区联合各地发布疫情辟谣信息,澄清谬误,让公众了解最真实的疫情信息,取得了清朗网络空间的良好效果。
6 A( o0 P) Z( B% J  H0 `& \3 V7 _
在互联网上自由表达言论,是法律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但自由表达应该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不可以肆意造谣滋事,散布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表达意见、发表言论更应当提高自律意识,正确处理网络活动,理性、真实地发布各类信息,提高自己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努力阻断谣言传播渠道。
) ~1 ~9 f" }- F/ @3 o5 V5 o( M1 o7 Q/ S, }
多思:提升谣言共治能力
; Q# [- W) J! H( f& X# m8 z6 W  Z4 T3 b" V
“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作为网络谣言传播主体,同时也是谣言的主动净化者,网民在谣言治理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网络谣言治理的相关机构来说,必须充分理解互联网心态,善于发现并开启互联网联合辟谣的自主净化能力,通过创建健康可信任的沟通渠道,培养公众使用这些渠道的技能,才能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联合共治下的网络环境。1 {4 }. U' o) v. y5 z+ Y
3 y; o, A7 n( T4 k& _' d7 V- V: i
辟谣是整个谣言处置流程中最难的部分。对于辟谣来说,老旧谣言的识别和处理体系相对完善,但寻找和判定新增谣言并对其进行辟除,则是一个重要课题。面对这样的课题,需要政府相关管理机构、网络平台和广大网民“三位一体”,进一步加大谣言研判工作,努力做好网络空间的净化工作。相关机构要以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辟谣,及时发布专业辟谣信息,让广大网民第一时间获取事实真相,将绝大多数谣言扼杀在摇篮里,进而做到彻底净化谣言产生的土壤。6 V2 k' K/ k* O! A/ H! V" }

  }/ F: W0 b& v, M  s4 c4 W: Q8 T# _, q0 f7 \/ v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3 w" p, I, Y2 c$ u& K
编辑:赵   欣1 q/ }0 v8 T' S7 N
审核:杜森林
0 `2 s' Y2 g; [- ~: `4 j审签:蔡   振
& b# p8 J( U: q) r#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声明: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宿迁论坛发表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言论。
宿迁论坛所有文章和作品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一切后果由作者自已负责。
法律顾问: 江苏固邦律师事务所 刘浩律师 靳高峰律师

关于我们|Archiver|宿迁论坛 ( 苏ICP备13009264号-1 苏B2-20130007号 )

GMT+8, 2025-9-1 02:38 , Processed in 0.04401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0003号

宿迁市飞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 增值电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